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让“互联网+”为民营经济添新力
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实体经济中的民营企业如何“活”下来,并且“强”起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把“互联网+”变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工商联主席冯月菊表示,前不久召开的国际互联网大会,明确提出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不仅为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厘清了思路,也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民营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转变观念,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企业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互联网思维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
冯月菊认为,尽管民营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型发展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对互联网认识不全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企业人才交流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说:“我国有中小企业7000多万家,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如企业的发展模式落后、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环保要求、融资难等。”他表示,结构调整也给中小企业带来阵痛。面对新常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如何摆脱困境稳健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国际,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刘绍喜认为,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一脉相承。对于许多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来讲,更应倡导“实业+互联网”,把互联网平台和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即“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化+互联网”,促进企业改造升级。
为此,冯月菊等10名代表建议,各地应尝试建立互联网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实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出台互联网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在财政税收、土地利用、投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制定互联网思维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宣传工作方案;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支持。同时,立足“互联网+民营经济”人才需求方向,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互联网+”人才体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证明实体经济及制造业才是经济发展之根本。”刘绍喜说,“实体经济中的民营企业要主动更新发展理念,抓住政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机遇,通过‘实体+互联网’的模式,实现改造升级和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