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kvm在线官方网站!
kvm在线
服务热线
133+9500+0020
kvm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法治周末社论:互联网+改变中国

法治周末社论:互联网+改变中国

文章出处:行业新闻 阅读次数:1,379 发表时间:2016年1月6日上午11:56


(非原文配图)

社评:互联网+ 改变中国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林海

斗转星移,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时光列车已载着你我,疾驶在2016的轨道上。多年之后,我们回想起这个岁末年初,会想起些什么?是否会想起:这个辞旧迎新的当口,我们所苦恼的雾霾、所期待的转变、所直面的挑战和挑战里努力抓住的机遇?也许到那个时候,人们会回忆起,我们国家在这个时期面临的困难,和被这些困难所“逼”出来的转向。这场由“互联网+”引发的巨变,不仅波及经济、社会各领域,也波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思维,如同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正在影响并改变着各行各业的传统业态和格局。

2015年可谓“互联网+”的生态元年。自从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个词以来,这个整合了网络、数据、计算、整合、颠覆等意味着变革的复合词汇,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无论是传统生产模式还是老旧生活方式,如果不能与互联网相联结,似乎都已经到了落伍淘汰的边缘。人们期待着,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那样,巨大的生产力“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彻底地改造这个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简单相加,而是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意味着,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有人总结,“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和透明公开。跨界是开放和变革的开始。“+”就是原本看来不相关的领域的整合协同。行业接轨实现优势互补,身份转化激发群体智能。消费者可以转变为投资者,被动的受众也能成为创造者。融合能够重塑结构,我们相信,这种重塑将不只局限于经济领域。甚至,公共事务的议事规则和治理结构都将因“互联网+”而变。

而创新更是“互联网+”的题中应有之义。勿庸诲言,粗放式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已难以为继。但是,创新又谈何容易?“互联网+”能够做到“将试验室搬到网上”。原本必须屯积土地、招商引资、开发工业园区、引进人才,才能建设出的北京中关村(11.10, -0.09, -0.80%)、武汉光谷、上海张江,以后将可能通过“云端”的演练和试错,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将被不可逆转地消解,孤岛式、偶然性的创新将被有计划、系统性的创新所替代。这一切将通过“互联网+”得以联结。

“透明公开”将是“互联网+”推进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大数据时代,大家都没有秘密。海量的智能终端设备和业务应用,促进了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积累与分析,许多规律性的行动轨迹、有意无意的行为习惯,都将昭然若揭。从负面效果来看,或许会对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构成挑战。而从积极的方面看,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获得暴利的时代或许将成为过去。商家不再能够垄断价格,因为消费者能够轻易获取商品信息。媒体不再能够垄断舆论,因为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够主动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甚至主动分享信息,成为“自媒体”。

是的,“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将促进社会进一步的转型。创新能力将成为个人、团体甚至一个国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透明公开的商业运作和权力运行,将获得更高的效率,犯更少的错误。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回归人性。人的尊严将最大程度地得以尊重。改善人的生活品质,将人从恶劣污浊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将人从重复枯燥的劳作中释放出来,这将会是“互联网+”最核心的使命和存在意义。

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而言,拥抱“互联网+”或许是中国获得新的国际竞争力,并对世界作出自“四大发明”以来的新的贡献的最好机会。对于“互联网+”而言,这即使不是最好的时代,也将是最有所作为的时代。对于中国创新转型而言,“互联网+”即使不是最核心的基石,也是绝对不容错失的重要拼图。

来源:法治周末

阅读原文

相关资讯

  •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