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达州雅安kvm切换器3c认证8口液晶套件
XL1708 LEDKVM整合LED屏、超薄键盘、Touch Pad触摸鼠标板,集成在1U高度单元内,抽屉式安装方式,彻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高品质A级17”TFT LED(无亮点),内置切换器可直接管理8台服务器;通过菊式串接方式另外再串接31台KVM多电脑切换器,最多可管理256台服务器。
产品专利号:ZL201330350154.X
相关型号:XL1708 / XL1716 / XL1908 / XL1916
产品特性
硬件特点
● 集成了8口KVM切换功能于1U高度空间的控制平台,它通过一组设(包含LED显示器、键盘、鼠标)实现对多台计算机的操作。
● 8路VGA接口的KVM端口,通过KVM信号线连接服务器(本地最远支持5米)。
高性能鼠标触摸板
采用触摸板鼠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2个功能按键和滚轮功能(触摸板 右边横条区域为滚轮功能区)。
高清分辨率
17”LED TFT 液晶显示屏,高亮度,高清晰,分辨率达1280 x 1024 @60Hz。
安全功能
多用户单控制端设置,提供1位管理员用户和最多4位普通用户,管理员可 分别授权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对服务器的操作、查看甚至屏蔽权限。
管理方式
● 可通过前面板按键切换、OSD切换选中管理的主机,支持鼠标切换管理方式。
● 提供多种自动扫描模式,可持续监控使用者所选择的主机。
● BRC广播功能-通过设置BRC广播功能,可实现同时操作多台服务器。
● 支持热插拔-不需关闭电源即可随时增加或移除服务器。
● 给服务器命名以及模糊输入SN编号可快速定位并选择您需要的服务器。
支持多国语言键盘
英语、俄文、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瑞典语、意大利语等。
扩充性
XL1708单台设备可管理8台服务器,通过32层级联可管理256服务器 。
广泛的兼容性
支持 Windows,Linux,和Sun等主流操作系统,并兼容联想、曙光、浪潮、华为、宝德、HP、IBM、戴尔和思科等主流服务器。
互联网,你“+“到老人了吗?
在互联网可以“+”到一切衣食住行的时代,我国超过2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还需要被这张大网更好地接纳其中
购物、订餐、打车、订票、挂号……在许多年轻人的手机、电脑里,“互联网+”几乎可以”+”到衣食住行的一切。但对于人数已突破2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能不能”+”入互联网的大潮中。
互联网与银发族,这本是两个看起来距离遥远的概念,但随着网络逐渐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老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增强,微信、QQ、手机打车,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而言已不是新鲜词。
虽然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电脑“触网”,但在面对五花八门的APP时,多数老人还是要一遍遍“求助”于人;在线支付复杂的流程,也让担心钱款安全的老人对此“敬而远之”。而伴随着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节奏,养老需求快速增加,作为朝阳产业的互联网,似乎也还没有为这块蛋糕做好准备。
微信、QQ、打车软件
银发族也能玩转智能手机
“昨天我们一群老人去了世界花卉大观园,晚上我用光影魔术手处理照片忙到12点,都还没来得及用微信把照片发给大家。”11月12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70岁的冯叔叔一边摆弄着自己的手机一边对记者说。但一年多前,他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智能手机”。
去年初,冯叔叔去朝阳医院看病,在门诊大厅发现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只有智能手机才能实现这一功能。从那时候起,冯叔叔就淘汰了原来的诺基亚功能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
买了智能手机后,冯叔叔加入了社区为老年人开设的“手机班”。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使用,现在他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微信、QQ等通讯软件。冯叔叔告诉记者,他时不时要离开安华里社区去女儿家小住一段时间,但只要他拿起手机,就能随时从微信群里看到社区的活动通知,需要商量的事情还可以通过视频聊天与大家联络,“完全不会脱离集体”。
对于同住安华里社区的赵阿姨来说,网络和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她与外界的沟通方式,更为她的出行和起居带来了切实的便利。
当听说73岁的赵阿姨会使用打车软件时,记者忍不住赞叹她“很潮”,但她却说这都是“被逼无奈”。
赵阿姨的老伴儿患老年痴呆和脑中风已有十余年,出行只能依靠轮椅。以前要带老伴儿出门,赵阿姨都必须推着轮椅到社区外面打车,而且常常被拒载。自从跟女儿学会用打车软件后,接单的司机能把车开到家门口,还会帮着赵阿姨搀扶老伴儿、抬轮椅。“说不上熟练操作,但为了能打上车,我要求自己必须学会使用这个软件。”
除了手机打车,网上购物也给赵阿姨减轻了负担。她对记者说,现在家里的牛奶、大米、食用油等较沉的用品,都是她在京东上下单订购的。“快递员直接把东西送到家,还可以货到付款,既便捷,又安全。”
缺乏教程、操作复杂、服务不足
老年人“触网”障碍重重
在安华里社区,像冯叔叔、赵阿姨这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有很多。采访当天,正好是社区“手机班”上课的时间。下课时记者走进教室,看到有近20位老人前来上课。经过学习,“手机上网”对他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以年轻人为使用主体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无论是软件设计,还是操作流程,甚至是产品种类,对老年人都并不是非常“友好”。
23岁的小陆从今年5月份开始在“手机班”当老师,说起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困难,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缺乏教程”:“现在手机上的APP基本都没有使用说明,年轻人琢磨一下就会用了,但对老年人来说就很难,只能让人教。”老年人记忆力都不太好,因为没有教程,即使一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小陆已经教了好几遍,他们还是可能忘记,于是又得再教一遍。“甚至有老人问我市面上有没有教程书卖。”小陆笑着对记者说。
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线上支付,同样是老年人享受网络便利的一大阻碍。赵阿姨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敢使用京东网购是因为可以货到付款,至于打车软件也是绑定女儿的账号。作为社区“电脑班”的发起人,72岁的朱阿姨很早就知道了网上支付这项功能,但因为开通网银、绑定银行卡、接收短信验证码这些操作流程看来太复杂,她至今还没有尝试过网上购物。从与老人的接触中小陆感觉到,如果有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很多老人都愿意使用线上支付。
对赵阿姨来说,由于要长期照顾老伴儿,因此居家养老也成为她特别需要的互联网产品。赵阿姨用前一天去世界花卉大观园这件事举例说,为了这次出行,她要提前好几天就打电话到家政公司联系护工。如果是临时发起的活动,因为照顾老伴儿她就不能参加。“我希望以后能有立足于社区的公益服务,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找到临时陪护,这样我出门就会方便很多。”
此外,对“互联网+”有所关注的赵阿姨还告诉记者,现在流行的线上外卖,对老年人来说价格较贵,口味也不合适。如果可以把社区的老年餐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下单即送餐上门,那就更好了。
需求旺盛供应不足
互联网为老服务尚需探索
安华里社区里的老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是个案。红枫盈社会组织的总经理王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两年他们对北京市内近600名中老年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在“对新工具的需求”这一问题上,70岁以上的老人中对此有诉求的不足5%,65~70岁的老人中有需求的占12%左右,而65岁以下的老人对新工具的需求能达到28%。随着更多本来就会运用互联网的人迈入老年,这一数字无疑还会继续上升。
老人学会了使用互联网,但正如赵阿姨所说,互联网似乎还没有为老年人准备好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目前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出现,养老用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但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的养老APP,基本都只是提供养生知识,很少涉及线下服务。
王冰所在的公司此前在安华里社区推出了老年售餐机服务,采用的是“电话订餐+自助取餐”的模式。“为老服务是高密度服务行业,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要从实际出发。”他告诉记者,由于老年人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因此当前互联网为老服务项目比较少,且多结合电视、电话等服务终端,整合运营和服务模式,直观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王冰看来,老年人服务需求具有碎片化、动态化、经济性等特征,互联网时代的为老服务行业要针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收入的老年人群,有针对性地整合各类信息及服务资源,形成共享互通的物联网。“比如说,那些‘触网’较晚、较少的高龄老人,我们可以先灵活地结合传统模式,帮助其接受和应用。”
无论是互联网“+”到老人,还是互联网+养老,都还是一片市场蓝海。面对这片商机,只有真正把为老服务、居民和社区服务研究透彻,才能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服务。